理论探讨: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
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,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稳定和民生改善。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。在背景下,深入研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,对于优化融资环境、降低融资成本、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具有重要意义。从理论角度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,为政策制定者和融资企业提供参考。
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内涵与计算方法
1.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内涵
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,为获取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,包括直接融资成本和间接融资成本。直接融资成本是指企业直接从金融机构融资所支付的费用,包括利息、手续费等。间接融资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所支付的费用,包括金融市场上交易成本、融资租赁费用等。
2.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方法
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直接成本法,即直接从金融机构融资所支付的费用;另一种是间接成本法,即通过其他渠道融资所支付的费用。本文主要采用间接成本法进行计算。
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
1. 企业特征因素
理论探讨: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图1
(1)企业规模:企业规模越大,融资需求越旺盛,融资成本通常越低。
(2)企业性质: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低,民企融资成本相对较高。
(3)企业信用:信用良好的企业,融资成本相对较低。
2. 融资渠道因素
(1)银行贷款: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,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、手续费等影响融资成本。
(2)债券发行:债券发行成本取决于债券的利率、期限等因素。
(3)股权融资:股权融资成本取决于股东的出资比例、投资风险等。
(4)融资租赁:融资租赁成本取决于租赁期限、租赁利率等因素。
3. 宏观经济因素
(1)利率水平:利率水平越高,融资成本越高。
(2)通货膨胀率:通货膨胀率越高,融资成本越高。
(3)经济率:经济率越高,融资需求越大,融资成本越高。
与政策建议
1.
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企业特征、融资渠道、宏观经济等。企业要合理控制融资成本,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,关注政策导向,利用政策支持降低融资成本。
2. 政策建议
(1)完善融资体系,提高融资可获得性,降低融资门槛,支持小微企业融资。
(2)降低贷款利率,减少手续费,降低银行贷款门槛,鼓励银行发放更多优惠贷款给小微企业。
(3)丰富融资渠道,推广债券、股权融资等方式,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。
(4)加强宏观调控,稳定利率水平,控制通货膨胀率,降低融资成本。
参考文献
[1] 张红,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研究,中国农村观察,2017(12):20-23。
[2] 李明,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,经济问题,2018(12):46-50。
[3] 陈静,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难问题研究,当代经济,2019(5):39-42。
[4] 王志刚,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,经济研究导刊,2020(8):27-29。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