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分析与探讨

作者:独酌 |

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,农村金融融资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。2017年,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,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。在这一背景下,对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的分析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。结合2017年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,对农村金融融资渠道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。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概述

(一)传统金融机构

传统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、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保险公司。2017年,国家不断加大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,推动其转型升级。在政策引导下,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1. 农村信用合作社: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 main force,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提供信贷服务、信用担保和支付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。2017年,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总额达到12.2万亿元,同比10.5%。

2. 农村商业银行:农村商业银行是经同意,由银监会直接监管,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营业务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。2017年,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达到5.5万亿元,同比15.3%。

3. 农村保险公司:2017年,农村保险公司共为农村地区提供保险服务1.5亿人次,保险金额达到1200亿元,同比10.5%。

(二)新型金融机构

新型金融力量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、第三方支付、移动支付等。2017年,国家不断加强对新型金融产业的监管,引导其健康发展。在政策引导下,新型金融力量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。

1. 互联网金融:2017年,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贷款总额达到2.3万亿元,同比50%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,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、快速的融资渠道。

2. 第三方支付:2017年,农村地区第三方支付用户达到1.2亿户,交易金额达到1.8万亿元,同比30%。第三方支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服务,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。

3. 移动支付:2017年,农村地区移动支付用户达到0.8亿户,移动支付金额达到1.2万亿元,同比40%。移动支付的普及,为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、快速的支付服务,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。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与挑战

(一)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

虽然2017年农村金融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。许多中小企业和农民反映,贷款难、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。主要原因包括: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、金融机构服务效率低下、融资成本较高等。

(二)金融风险防控难度加大

随着新型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,农村金融风险防控难度不断加大。主要表现在: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风险、第三方支付风险、移动支付风险等。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监管,确保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,已成为当务之急。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发展的建议

(一)加强政策支持,优化金融资源配置

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,通过制定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,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配置。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,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升级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。

(二)创新金融产品,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

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特点,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。应加强金融风险管理,确保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。

(三)发展金融科技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分析与探讨 图1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分析与探讨 图1

金融机构应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。政府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、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产业的监管,引导其健康发展。

2017年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仍存在融资难、金融风险防控难等问题。应加强政策支持,创新金融产品,发展金融科技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,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(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,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。)

【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】根据《民法典》及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。融资方案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,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、修改或推荐。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,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、认可。如发现侵权、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,请按《平台公告四》联系平台处理。

站内文章